本文转载自《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责任编辑 | 曹海东
最近一年里,确实有许多公司对自己的管线做了一些调整,包括诺华在内。总而言之,缩减管线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聚焦。 中国幅员广阔,有14亿人口,城乡差距大,二三线城市和县域及农村地区差距很大。我认为如何能够让创新药更好地下沉到这些区域,是国家和药企都面临的挑战。 |
RDPAC执行委员会副主席,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
2022年,《财富》杂志发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医药行业共有11位女性上榜,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是其中之一。
成为一家大型跨国药企的中国区掌门人之前, 张颖曾在美国、意大利、波兰等多个欧美国家有过工作经历。2017年,她从诺华波兰分部回到中国,恰逢中国医药改革经历重大转折。
“那个夏天,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新的文件出来”,张颖回忆着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由于临床急需的迫切性,整个中国社会自上而下涌动着对创新药的热望。作为中国医药改革的亲历者和重要参与者,她多次感慨创新药“赶上了政策红利”。
张颖介绍,自1987年以来,诺华总计有近100个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其中有约40个是在2015-2022年期间获批的,充分显示了新药审批速度的加快。
政策红利之下,创新药行业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行业内卷”。2023年初,包括诺华在内的一批跨国制药企业,纷纷宣布缩减其创新药物研发管线,优化布局,聚焦自身优势项目时,仍有不少国内的初创企业拥挤在一些热门赛道上“拼速度”。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访问时,张颖认为中国的创新药行业应将视野放大到全球,不仅要做出“me too、me better”的同类创新药,还应力争研发出“first-in-class”的原始创新药。
让产品线从成熟产品为王,转到切实关注创新药
南方周末:你曾在多个欧美国家工作过,多年海外工作经历对你后来掌管诺华中国有哪些帮助?
张颖:我在美国、意大利、波兰都有过工作经历。不同的国家和市场,让我不仅能够融入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业务模式。
尤其是在波兰任总经理,负责市场开拓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欧洲市场,医保作为国家的买方,如何和药企一起来达成协作和合作的关系,作为支付方的国家面临的痛点是什么。而中国的医保(改革)是2017年重启的,2015-2017年的海外工作经历,让我在回到中国时,能够充分意识到创新药尤其是药物可及性的重要性,了解了如何让多方在整个生态圈里面联手合作,最终把更多创新引入中国。
举个例子,在波兰,我们一款最重要的产品在医保方面面临一些挑战,我主动写信给波兰的卫生部长,从而有机会同他进行一次面谈,探讨怎么能够最后让病人获益。
波兰的患者组织比较发达,我也有幸和患者组织的一位领导者有过沟通,这位患者组织领导者几乎失明,但是她每天都精心打扮,并且在助手帮助下努力工作,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患者。我们和她领导的患者组织也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模式。
南方周末:你在2017年选择了回到中国,当时有何契机?
张颖:诺华在培养人才上是有规划的,安排我去波兰工作,其实也是希望我再回来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
说来也巧,2017年恰逢中国医疗改革的转折点,我记得那个夏天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新的文件出来。那一年,引进新药、加速审评、开始医保谈判等等新政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我也回国接管了整个诺华中国制药的业务。当然,当时确实也很想念中国。
南方周末:作为诺华制药在中国的“掌门人”,你回国之初最迫切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张颖:回国之初,产品线的更新换代问题最为迫切。当时,中国市场上新上市的产品其实还是一些在国外特别成熟,堪称“常青树”的药品,它们基本是在国外上市10年以上,且量比较大的产品。
中国政府当时对创新药非常关注,出台了很多引导政策。所以我首先要考虑如何让产品线快速从成熟产品为王,转变到切实关注创新药。要促成这个转变,必须要从策略、能力、资源、人才的角度,采取一系列的配套策略,让整个产品管线更好地向创新药转变。
所以我们当时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方面加速引入创新药,另一方面则考虑引入之后的药品可及性。要提高可及性,则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医保谈判,谈判之后还要更好地落地,新产品的上市准备也需要同时跟上。
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可及性
南方周末:刚才你谈到回国之时“恰逢中国医疗改革的转折点”,如何评价近些年中国在推动创新药物可及性方面的表现?
张颖:当前,中国新药上市的速度不断加快,而且中国和全球第一上市国家的时间窗口在逐步缩短。中国患者将来可以有机会同步和全球其他患者一起从创新药当中获益。
第一,国家的基本医保目录已经实现常态化更新,而且药品在上市后和进入医保的时间间隔逐年在缩短,有些药品甚至可以在获批当年进入医保目录。
第二,我觉得国家最近尤其是在创新药医保续约方面,已经开始做一些政策上的简化,这为药企评估续约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和具有可预见性的方法。
第三,国家现在特别关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其是2023年。进入医保只是整个旅程的第一步,最终要保证老百姓能够用到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药店。
南方周末:进入医院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未来,你觉得如何更好地推动创新药在医院落地?
张颖:第一,当前体制下,医院还是需要开药事会,然后决定纳入临床所必需的药品。因为公立医院作为老百姓就医的重要环节,起着一个龙头的作用。我也看到现在国家在不断督促,尽快召开药事会,同时加快纳入国产品种,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政策红利。但在执行方面我觉得需要多方联手,否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二,我看到国家也开始对越来越多的“双通道”药店进行资质认可,让这些药品和药店能够更快地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据我观察,目前确实有更多渠道帮助老百姓在医院之外购买药物,但仍需多方联手,持续努力推进,包括医疗卫生系统、医保系统,以及医院管理层。
南方周末:有的药如果在医院住院就能报销,但在药店开药就有限制条件,需要更好的配套政策。
张颖:是的,我觉得包括一些惠民保是否能够和基本医保目录打通,让病患只需要刷自己自付部分。如果这个能实现,整个过程就会变得非常方便。
南方周末:博鳌乐城和粤港澳大湾区被称为中国的“医疗特区”,是医改推进“可及性”的实验高地。诺华是如何深度参与的?
张颖:迄今为止,诺华已有6款产品登陆博鳌乐城,5款海外特药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确实积极参与着博鳌乐城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验性改革。
以降脂创新药Inclisiran为例,自2021年7月引入博鳌乐城并在2022年落地大湾区以来,已有1800多名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显示出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大胆的政策改革给患者带来的巨大获益。
再比如2019年,诺华在国内上市了免疫领域的一款产品可善挺,治疗银屑病和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国,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患者大约有650万人,很多重症患者脱件衣服都会有大量白色的皮屑掉落,严重影响社交甚至婚恋。
后来有位银屑病患者告诉我,他在症状缓解后一口气买了19件T恤衫,要弥补自己错过的19个夏天的遗憾。但其实这款药从2018年就已经在海南博鳌乐城超级医院开始“先行先试”,帮助很多患者改善了皮损症状。
我们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想方设法更快地把创新药带到中国,更重要的是和医生伙伴通力合作,帮助患者改变他们的人生,回归社会,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药企的准入策略,要包括“药物经济学”
南方周末:为进一步提高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你认为还有哪些政策值得推动?药企又该做怎样的努力?
张颖:从政府角度,我认为可以去探讨多层次保障,包括国家是否可以出台文件,更清晰明确商业保险的定义,比如哪些是能保的部分。而从商业保险的角度来说,还是希望有更多的政策上的引导性。此外,创新药在医院的落地,目前还是由一家一家医院来操作。长期来看,能否有更系统性的方式来加速落地?
对于我们药企而言,首先要有一个非常全面的准入策略,包括可能在药品没有上市、未上市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些数据的准备,不仅仅是说临床试验的疗效如何,安全性如何,更需要证明药物经济学所带来的价值。
第二,我们可能要更周全地来看整个药物的可及性和生命期,不论是从第一次进入医保,或者是未来的适应症的拓展,布局需要更有策略性。
第三,我认为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是和医院、有资质的药店,相互配合来加速药品的落地,因为毕竟我们的药品也需要得到临床的认可,才能得到医院的认可并最终进入医院。
南方周末:在患者的可负担性方面,药企还能做哪些努力?
张颖:我自己对“可及性”的理解,第一便是要“有药可医”,第二是要“有药可及”。“及”是说能够触达,也意味着能够支付得起。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领先一步把创新药引进中国,这就是解决触达的问题,要能够“有药可医”。
而除了我们要体现出来创新药在临床上的价值以及疗效安全外,第二就要考虑可支付性,从而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患者。一方面我们积极参与医保谈判,2022年我们共有14款药品及适应症纳入或续签了国家医保目录,属于行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探索多元化的支付,这也是国家的要求。我们在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和城市惠民保等方法作为补充。
比方说我们有8款海内外创新特药被纳入博鳌乐城全球特药险,同时有9款海内外创新药被纳入北京普惠健康宝。未来,我们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也会探索一些互助项目,最终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能够用得上药,也用得起药。
缩减研发管线,是为了更好聚焦
南方周末:2023年伊始,诸多跨国药企选择缩减其创新药物研发管线的消息引发关注,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这一现象可以给整个医药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张颖:最近一年里,确实有许多公司对自己的管线做了一些调整,包括诺华在内。总而言之,缩减管线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聚焦。
我先说说背景。诺华整个研发管线是特别宽的。据业内的统计,2022年,我们研发管线总数有213个,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字。而2021年更多,有232个,我们已经削减了一些了。
诺华早期走多元化路线,有动物保健、处方药、疫苗、仿制药、医疗器械等等业务。过去的5-10年,我们决定100%聚焦创新药,通过多种方式把一些非创新药业务转让或独立。比如爱尔康,还有即将剥离的山德士。
除了创新药,目前我们也在聚焦5大核心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免疫、实体瘤、血液病和神经科学,面向的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
同时我们也在聚焦5大技术平台,包括化学疗法、生物疗法、xRNA疗法、放射配体疗法、基因和细胞疗法。
南方周末:现在国内的药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你对中国药企的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张颖:当下中国药企的创新还是在研发速度上的变革,在同一赛道里力求能够做得更好一些,而我预估,未来中国医药的创新将不再仅仅是说me better,而会是me first。
此外,中国的创新药公司目前主营国内市场,但有一部分公司已经开始放眼全球市场,我们也在寻找和中国创新药企业强强联手的机会。
最近政府从药监的角度也开始对创新有更高的要求,不能都挤在同一个赛道,一个领域内搞十几个同质化产品,这种内卷格局对创新资源来说可能是种浪费。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跨国药企在中国的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张颖:我认为中国市场的未来容量是非常大的。中国人口众多,本身就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而且中国中产阶级也越来越多,叠加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带来更多医疗需求。
关于市场环境和机遇,一方面国家加速药物审评审批的一系列组合拳其实已经让创新药在中国和全球同步上市成为可能,这是政策红利,而且我们获批的创新药也越来越多。以诺华为例,自1987年以来,有近100个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其中有约40个是在2015-2022年期间获批的,充分显示了新药审批速度的加快。
第二,进入医保的创新药数量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以前进入医保的时间可能需要好多年,而现在只需要一两年甚至当年就可以进入医保。
至于挑战,中国幅员广阔,有14亿人口,城乡差距大,二三线城市和县域及农村地区差距很大。我认为如何能够让创新药更好地下沉到这些区域,是国家和药企都面临的挑战。政府希望老百姓大病不出县。我们也把县域市场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在县域市场做了布局,愿意把创新产品第一时间带到县域市场,和当地医院医生一起合作,不论从疾病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可及性的角度,都希望能够帮助到县域的患者。
第三,我觉得创新是一段旅程。现在有政策红利,同时国内的创新药企业开始蓬勃发展,但创新还是需要进一步升级。相对于同质化的创新,我们更希望有first-in-class的创新。所以从政策上,比如专利体系、对创新价值的认可,我们都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让药企及时把中国的创新药带到全球市场。